DhammaTalks.net | |
四聖諦 | |
The Four Noble Truths cattari ariya saccani |
|
作者] 坦尼沙罗尊者 [中译]良稹
by Ven. Thanissaro Bhikkhu
|
|
突破束縛 DN16(長部)(dukkha依原文未译)。
大象的足印 MN28(中部)
對於四聖諦每一谛的責任 SN LVI11(相應部《轉法輪經》)
|
|
苦聖諦 定義 SNLVI11(相應部)
舍利弗的闡述
MN 141(中部)
從官感角度的定義 SNLV1 14(相應部)
Dukkha
如炽火 SN XXXV.28(相應部)
應了解Dukkha
應了解
Dukkha。 應了解dukkha 轉起運作之因。應了解dukkha 的多樣。應了解dukkha
之果。應了解dukkha 的止息。應了解dukkha 的止息之路。 是這麽說的。是指哪方面而說?" AN VI63(增支部)
|
|
Dukkha之因聖諦
|
|
定義 SNLVI11(相應部)
渴求必然導致更多的苦 如果這粘著、粗俗的渴求, Dhp 335-336(法句經)
如果樹根 Dhp338(法句經)
放下渴求,開啓覺醒的可能性 SNXXVII.9(相應部)
|
|
Dukkha的止息聖諦
|
|
定義
SNLVI11(相應部)
無欲至上 Iti 90(如是語)
寂止:
終點的標志 MN64(中部)
揭示苦因 造作以無明爲先決條件,
SNXII23(相應部)
非喜非痛升起之处 SNXII25(相應部)
此/彼依缘 有此,則有彼 換句話說: 以無明爲前提,升起造作(行蘊),
接下來,從該無明不著余迹的退隱、止息,導致了造作的止息。從造作的止息,導致了意識的止息。從意識的止息,導致了名色的止息。從名色的止息,導致了六種感知媒體的止息。從六種感知媒體的止息,導致了接觸的止息。從接觸的止息,導致了感受的止息。從感受的止息,導致了渴望的止息。從渴望的止息,導致了執取/維持的止息。從執取/維持的止息,導致了生的止息。從生的止息,導致了來老、死、憂、哀、痛、悲、慘的全部止息。若大一堆緊張、苦痛便是這樣止息。
AN X92 (增支部)
|
|
Dukkha止息之道聖諦
|
|
八聖道 SN LVI.11(相應部)
八聖道的三分屬 MN44(中部)
古道的重新發現 AN III.62(增支部)
唯有走這條道才能趨向覺悟 DN16(長部)
|
|
Source : http://www.theravadacn.or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