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kottarāgama 增壹阿含經
Chapter 40 七日品第四十之一
40.1 (一)
爾時,眾多比丘食後皆集普會講堂,作 如是論議:「此須彌山極為廣大,非眾山 之所及,甚奇!甚特!高廣極峻。如是,不久 當復壞敗,無有遺餘,依須彌山更有大山, 亦復壞敗。」
爾時,世尊以天耳聞眾多比丘而 作是論,即從座起,往至彼講堂所,即就 坐。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在此為何等 論?欲何所施行?」
世尊告曰:「善 哉!比丘!汝等出家正應法論,亦復不捨賢 聖默然。所以然者。若比丘集聚一處,當施 行二事。云何為二?一者當共法論,二者當 賢聖默然。汝等論此二事,終獲安隱,不失 時宜。汝等向者,作何等如法之義?」
諸比丘 對曰:「今眾多比丘來集此堂,作如是論議: 『甚奇!甚特!此須彌山極高廣大,然此須彌山 如是不久當復敗壞,及諸四面鐵圍山亦 當如是壞敗。』向者,集此作如法論也。」
諸比丘白佛言:「今正是時,唯願世尊以時演 說,使眾生之類心得解脫。」
世尊 告曰:「須彌山者極為廣大,非眾山所及。若 比丘欲知須彌山,出水上高八萬四千由 旬,入水亦深八萬四千由旬。然須彌山四種 寶所造:金、銀、水精、琉璃;又有四角,亦四種所 造:金、銀、水精、琉璃;金城銀郭,銀城金郭,水 精城琉璃郭,琉璃城水精郭。然須彌山上 有五種天在彼居止,皆由宿緣而住彼 間。云何為五?所謂彼銀城中,有細脚天在 彼居止;彼金城中,有尸利沙天在彼居止; 水精城中,有歡悅天在彼居止;琉璃城中, 有力盛天在彼居止;金、銀城中間,毘沙門 天王在彼居住,將諸閱叉不可稱計。金城、 水精城中間,有毘留博叉天王,將諸龍神 在彼居止;水精城、琉璃城中間,有毘留勒 叉天王在彼居止;琉璃城、銀城中間,有提 頭賴吒天王在彼居止。
「比丘當知,須彌山 下有阿須倫居止。若阿須倫欲與三十三 天共鬪時,先與細脚天共鬪;設得勝,復 至金城與尸利沙天共鬪;已勝尸利沙天, 復至水精城與歡悅天共鬪;已勝彼,復 至琉璃城;已勝彼天,便共三十三天共鬪。
「比丘當知,須彌山頂三十三天在彼居止,晝 夜照明,光自相照,故致此耳。依須彌山,日月 流行,日天子城郭縱廣五十一由旬,月天子 城郭縱廣三十九由旬,最大星縱廣一由旬, 最小星縱廣二百步。須彌山頂東、西、南、北,縱 廣八萬四千由旬,近須彌山南有大鐵圍 山,長八萬四千里,高八萬里。又此山表,有尼 彌陀山圍彼山;去尼彌陀山,復有山名佉 羅山;去此山,復更有山名俾沙山;去此 山,復更有山名馬頭山;復更有山名毘 那耶山;次毘那耶有山名鐵圍大鐵圍山。
「鐵 圍中間有八大地獄,一一地獄有十六隔子。然 彼鐵圍山於閻浮里地多所饒益,閻浮里 地設無鐵圍山者,此間恒當臭處。鐵圍山 表有香積山,香積山側有八萬四千白象王, 止住彼間,各有六牙,金銀校飾。彼香山中 有八萬四千窟,諸象在彼居止,皆金、銀、水精、 琉璃所造。最上象者,釋提桓因躬自乘之,最 下者,轉輪聖王乘之。香積山側有摩陀池 水,皆生優鉢蓮華、拘牟頭華,然彼諸象掘 根而食。摩陀池水側復有山名優闍伽羅, 然彼山皆生若干種草木,鳥狩虫蠡悉在 彼間。依彼山,皆有神通得道之人而往彼 間。次復有山名般荼婆,次復有山名耆闍 崛山,此是閻浮里地所依之處。
「比丘當知, 或有是時,若此世間欲壞敗時,然天不降 雨,所種生苗不復長大,諸有小河泉源皆 悉枯竭。一切諸行皆歸無常,不得久住。比 丘當知,或有是時,此四大駛河,所謂恒伽、 私頭、死陀、婆叉,亦復枯竭而無遺餘。如是, 比丘!無常百變,正謂此耳。
「比丘!或有是時, 若此世間有二日出時,是時百草樹木皆悉 凋落。如是,比丘!無常變易,不得久停,是時 諸泉源小水皆悉枯竭。比丘當知,若二日出 時,爾時四大海水百由旬內皆悉枯竭,漸漸 至七百由旬,水自然竭。
「比丘當知,若世間 三日出現時,四大海水千由旬內,水自然 竭,漸漸乃至七千由旬,水自然竭。
「比丘當知, 若四日出現世時,四大海水深千由旬在。如 是,比丘!一切諸行皆悉無常,不得久住。
「比 丘當知,或有是時。若世間有五日出時,是 時四大海水,餘有七百由旬水,漸漸至百由 旬。比丘當知,若五日出時,是時海水一由旬 在,漸漸水竭而無遺餘。若五日出時,餘正 有七尺水在,五日出時,海水盡竭無有遺 餘。比丘當知,一切行無常,不得久住。
「比丘當 知,或有是時,六日出時,此地厚六萬八千由 旬皆悉烟出,須彌山亦漸漸融壞。若六日出 時,此三千大千國土皆悉融壞,猶如陶家燒 瓦器也。是時,三千大千剎土,亦復如是,洞然 火出,靡不周遍。比丘當知,若六日出時,八 大地獄亦復消滅,人民命終。依須彌山五種 之天,亦復命終,三十三天、豔天,乃至他化自 在天,亦復命終,宮殿皆空。若六日出時,是時 須彌山及三千大千剎土,皆悉洞然而無遺 餘。如是,比丘!一切行無常,不得久住。
「比丘 當知,或有是時,若七日出,是時此地雖厚 六萬八千由旬及三千大千剎土,皆悉火起。若 復七日出時,此須彌山漸漸融壞,百千由旬 自然崩落,永無有餘,亦復不見塵烟之分, 況見灰乎!是時,三十三天乃至他化自在天 宮殿,皆悉火然,此間火炎乃至梵天上。新生 天子在彼天宮者,由來不見劫燒,見此炎 光,普懷恐懼,畏為火所燒。然彼舊生天子 等曾見劫燒,便來慰勞後生天子:『汝等勿 懷恐懼,此火終不來至此間。』比丘當知, 七日出時,從此間至六天,乃至三千大千 剎土,悉為灰土,亦無形質之兆。如是,比丘! 一切行無常,不可久保,皆歸於盡。爾時,人民 命終,盡生他方剎土,若生天上。設復地獄中 眾生宿罪已畢,生天上、若他方剎土;設彼地 獄眾生罪未畢者,復移至他方剎土。比丘當 知。若七日出時,無復日月光明、星宿之兆,是 時日月已滅,無復晝夜。是謂,比丘!由緣報 故,致此壞敗。
「比丘復當知,劫還成就時,或 有是時,火還自滅,虛空之中有大雲起,漸 漸降雨。是時,此三千大千剎土,水遍滿其中, 水乃至梵天上。比丘當知,是時此水漸漸停 住而自消滅。復有風起,名曰隨嵐,吹此水 聚著一處。是時,彼風起千須彌山、千祇彌 陀山、千尼彌陀山、千佉羅山、千伊沙山、千毘那 山、千鐵圍山、千大鐵圍山;復生八千地獄, 復生千馬頭山、千香積山、千般荼婆山、千優 闍伽山、千閻浮提、千瞿耶尼、千弗于逮、千欝 單曰;復生千海水;復生千四天王宮、千三 十三天、千豔天、千兜術天、千化自在天、千他 化自在天。
「比丘當知,或有是時,水滅地復 還生。是時,地上自然有地肥,極為香美,勝 於甘露。欲知彼地肥氣味,猶如甜蒲桃酒。 比丘當知,或有此時,光音天自相謂言:『我 等欲至閻浮提,觀看彼地形還復之時。』光 音天子來下世間,見地上有此地肥,便以 指甞著口中而取食之。是時,天子食地肥 多者,轉無威神,又無光明,身體遂重而生 骨肉,即失神足,不復能飛;又彼天子食地 肥少,身體不重,亦復不失神足,亦能在 虛空中飛行。
「是時,天子失神足者,皆共呼 哭自相謂言:『我等今日極為窮厄,復失神足。』 即住世間,不能復還天上,遂食此地肥。各 各相視顏色。彼時天子欲意多者,便成女人, 遂行情欲,共相娛樂。是謂,比丘!初世成時, 有此婬法,流布世間,是舊常之法,女人必 出於世;亦復舊法,非適今也。是時,餘光音 天見此天子以墮落,皆來呵罵而告之曰: 『汝等何為行此不淨之行?』是時,眾生復作 是念:『我等當作方便,宜共止宿,使人不見。』 轉轉作屋舍,自覆形體。是謂,比丘!有此因 緣,今有屋舍。
「比丘當知,或有是時,地肥 自然入地,後轉生粳米,極為鮮淨;亦無皮 表,極為香好,令人肥白;朝收暮生,暮收朝 生。是謂,比丘!爾時始有此粳米之名生。 比丘!或有是時,人民懈怠不勤生活。彼人 便作是念:『我今何為日日收此粳米?應當 二日一收。』是時,彼人二日一收粳米。爾時,人 民展轉懷妊,由此轉有生分。
「復有眾生 語彼眾生言:『我等共取粳米。』是時,彼人報 曰:『吾以取二日食糧。』此人聞已,復生此念: 『我當儲四日食糧。』即時辦四日食糧。復有 眾生語彼眾生:『可共相將外收粳米。』此人 報曰:『吾以收四日食糧。』彼人聞已,便生此 念:『吾當辦八日食糧。』即辦八日食儲。爾時, 彼粳米更不復生。
「是時,眾生各生此念:『世間 有大災患,今此粳米遂不如本,今當分此 粳米。』即時分粳米。爾時眾生復生此念:『我 今可自藏粳米,當盜他粳米。』是時,彼眾生 自藏粳米,便盜他粳米。彼主見盜粳米,語 彼人曰:『汝何故取吾粳米?今捨汝罪,後莫 更犯。』爾時,世間初有此盜心。是時,復有眾 生聞此語,復自生念:『我今可藏此已 粳米,當盜他粳米。』是時,彼眾生便捨己物, 而取他物。彼主見已,語彼人曰:『汝今何為 取我粳米乎?』然彼人默然不對。是時,物主即 時手拳相加,自今已後,更莫相侵。
「是時,眾 多人民聞眾生相盜,各共運集,自相謂言: 『世間有此非法,各共相盜。今當立守田人, 使守護田。其有眾生聰明高才者,當立為 守田主。』是時,即選擇田主而語之曰:『汝 等當知,世間有此非法竊盜,汝今守田當 雇其直,諸人民來取他粳米者,即懲其 罪。』爾時,即安田主。比丘當知,爾時,其守田 者,號為剎利種,皆是舊法,非為非法。」
「爾時,其有人民侵他物者,是時剎利取懲 罰之。然復彼人不改其 愆 ,故復犯之。是時 剎利之主勅作刀杖,取彼人而梟其首。爾 時,世間初有此殺生。是時,眾多人民聞此 教令:『其有竊盜粳米者,剎利主即取殺 之。』皆懷恐懼,衣毛皆竪,各作草盧於中 坐禪,修其梵行,而一其心,捨離家業、妻子、 兒婦獨靜其志,修於梵行。因此已來,而 有婆羅門之名姓。是時,便有此二種姓出 現世間。
「比丘當知,彼時由盜故便有殺生, 由殺故便有刀杖。是時,剎利主告人民曰: 『其有端政高才者,當使統此人民。』又告 之曰:『其有人民竊盜者,使懲其罪。』爾時, 便有此毘舍種姓,出現於世。
「爾時,多有眾 生便生此念:『今日眾生之類各共殺生,皆 由業之所致也,今可來往周旋以自生活。』 爾時,便有首陀羅種姓,出現世間。」
「爾時,便有五種穀子:一者根子,二者莖子,三 者枝子,四者華子,五者果子,及餘所生 之種子,是謂五種之子。皆是他方剎土風 吹使來,取用作種以此自濟。如是,比丘!世 間有此瑞應,便有生、老、病、死,致使今日 有五盛陰身,不得盡於苦際,此名為劫成 敗時之變易也。吾與汝說,諸佛世尊常所 應行,今盡與汝說之。當樂閑居靜處,當 念坐禪,勿起懈怠,今不精誠,後悔無益。 此是我之教誨也。」